和平

4月24日

复活节八日庆祝期星期三 宗徒大事录 3:1-10 圣咏 105[104]:1-2,3-4,6-7,8-9 路加福音 24:13-35 同样的世界,因为有主而截然不同。宗徒大事录和福音通过不同事件,告诉我们基督是希望和喜乐的根源。愿我们都能真正和基督相遇,使生命不再痛苦悲伤。 福音中的两位门徒,走在去厄玛乌的路上,悲观失望的状态勿须多言。他们在人世的经验中,找不到希望和出路。可是,「擘饼」的时刻反转了他们的生命状态。因为在那个当下,他们认出了主,并且意识到自己沿途被主陪伴的温暖。他们立刻充满了活力,遂即动身,返回团体,热情激昂的为主作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在圣殿丽门的瘸子,他更是深刻体会到基督的大能。他身体的疾病因宗徒们藉基督的名而被治愈。他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载歌载舞,光荣赞美天主。 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压抑或疾病,只要真正和基督相遇,都可以即刻被释放和医治。愿所有遭受各种身心患难疾病的人,都能主动寻求基督,而得痊愈! 主,谢谢祢给我希望,谢谢祢的全能。我相信祢。请进入我的生命,医治释放我吧!

4月23日

复活节八日庆祝期星期二 宗徒大事录 2:36-41 圣咏 33[32]:4-5,18-19,20,22 若望福音 20:11-18 看见空坟墓,玛利亚玛达肋纳的实时反应是耶稣的遗体被人搬走了。她完全沉浸在失去主的悲痛中,急切寻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回主的遗体,却不能认出眼前的主来。直到听到主叫她的名字,她才认出是主。 复活的主主动走近她,亲切地呼唤她的名字,成功唤起了她的响应。一句「我的老师」道出了与主的亲密关系。在对话中,她再次与主相遇,成了复活主的第一个见证人。 因着这与复活的主相遇的经验,玛利亚玛达肋纳的生命起了彻底的改变:她的注意力由空坟墓转向血肉之人;她不再哭泣,成了主复活的宣告者。 当我为生活所累,主好像离开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主,殊不知主一直都在,只是我认不出来。祂常常主动走近我,我需要以敏锐的心去发现,并积极响应,允许自己被祂改变,让逾越奥迹不断在我的生命中发生。 主,请使我做祢复活的见证人!

4月22日

复活节八日庆祝期星期一 宗徒大事录 2:14,22-33 圣咏 16[15]:1-2,5,7-8,9-10,11 玛窦福音 28:8-15 在主耶稣复活的荣光中,主耶稣邀请了妇女们把祂复活的好消息报告给祂的兄弟;这也是主耶稣在复活后给我们的第一个使命,这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复活的庆节中,可以反思我们是如何把这个使命活出来的?也许,我们会如同妇女们一样,会有些恐惧,但我们都能听到主耶稣跟我们说:「不要害怕!」而勇敢地走到有需要的地方去传扬福音。透过接受这份使命,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份因主的复活所带给我们的异常喜乐。 默观今天的福音,我们看到司祭长和长老们的反应。他们捏造虚假的消息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即使主复活了,他们仍然心硬,不能接受真理的光照。的确,人性的软弱会使我们不能接受真光的照耀,使得我们不能接受主耶稣的邀请,更甚者也阻碍别人接近天主。在这欢欣的复活庆期,让我们从祈祷中得到力量,打开心扉,诚切相信主真的为我们复活了,并将这个喜讯传扬开去。 主耶稣,求祢使我们感受到祢复活带来的喜乐,并且不怕艰难险阻去传扬福音。

4月21日

耶稣复活节主日 宗徒大事录 10:34,37-43 圣咏 118[117]:1-2,16-17,22-23 哥罗森书 3:1-4 或 格林多前书 5:6-8 若望福音 20:1-9 或 路加福音 24:1-12 耶稣的复活是教会的信仰核心,复活的耶稣带给我们希望和生命,使我们得以称天主为父,继承天国的产业。若望福音给我们展现出三位人物的信仰经验。第一位是获得主宽恕的、满怀感恩并全力付出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她是第一位发现空坟墓并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宗徒的人。福音稍后也描述耶稣与她相遇的过程。在信仰的路上需要活出感恩、分享和奉献的精神。然后是身为教会领袖的伯多禄。他虽然因软弱而害怕、怯懦和背叛,但他的悔改和信赖获得了主的宽恕并委以重任,并赐给圣神使他成为基督复活的见证人。在信仰的路上还需要悔改、圣神和使命。最后是主所爱的那位门徒。他以谦卑、感恩和渴望的态度迎接基督的复活,是所有信徒的典范。他以一颗纯朴的心相信了耶稣的复活。在信仰的路上更需要朴实、渴望和与主心有灵犀的精神。 胜利的君王基督,感谢祢给我们带来了救恩和希望,更赐给我们永恒的生命。求祢带领我们与天父相遇,进入永恒的国度。

4月20日

圣周六耶稣安眠墓中 复活庆典的夜间礼仪 创世纪 1:1-2:2 圣咏 104[103]:1-2,5-6,10,12,13-14,24,35 或圣咏 33[32]:4-5,6-7,12-13,20-22 创世纪 22:1-18 圣咏 16[15]:1,5,8,9-10,11 出谷纪 14:15-15:1 (咏)出谷纪 15:1-2,3-4,5-6,17-18 依撒意亚先知书 54:5-14 圣咏 30[29]:2,4,5-6,11-12,13 依撒意亚先知书 55:1-11 (咏)依撒意亚先知书 12:2-3,4,5-6 巴路克先知书 3:9-15,32-4:4 (咏)若望福音 6:69 圣咏 19[18]:8,9,10,11 厄则克耳先知书 36:16-28 圣咏 42[41]:2,3,5; 43[42]:3,4 或 圣咏 51[50]:12-13,14-15,18-19 罗马书 6:3-11 圣咏 118[117]:1-2,16-17,22-23 路加福音 24:1-12 在我们祈祷、守候、期待耶稣复活并重宣我们的圣洗盟誓的这夜,礼仪恭读的所有经文都指在不同方面给我们强调耶稣赐给我们的救赎。 像宗徒们和圣母在耶稣复活升天之后,常聚在一起祈祷,等待应许的圣神在五旬节降临一样,我们可视今夜重宣的圣洗誓言是召叫:叫我们勿忘自己乃持续被邀请向圣神开放,接受祂的引导,以生活来见证我们是「复活的人」,即不断透过反省自己的生活,反省自己对待万有的态度,竭尽所能去切实地活出耶稣透过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给我们赢得的救恩。 主耶稣,我们明白我们是被派遣到世界上,做传播福音的工具,求祢教我们与祢结合,做地上的盐和世界的光。

4月19日

圣周五(救主受难纪念) 依撒意亚先知书 52:13-53:12 圣咏 31[30]:2,6,12-13,15-16,17,25 希伯来书 4:14-16; 5:7-9 若望福音 18:1-19:42 罪恶给人类带来实时和跨年代的痛苦。基督宗教的独特之处,是信奉一位不是给人消灾解难,不是给人福禄荣华富贵的救世主,而是一位愿意在自己生命最高峰时,用自己的肉体去承担众生的罪孽而牺牲的人子耶稣。 耶稣受难受死时所受到的创伤,使祂看似不像人形;今天我们用信德的眼光去看,却看到天下受苦受难的人的血泪、面容、残缺、哭声、缄默……都一一挂在耶稣的面上,嵌入祂的肢体。 让我们在今天 — 主受难日,特别记念那些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活在苦难中的兄弟姊妹。求主基督藉圣父的大能,洗涤我们的过错,消灭由人类贪婪所引发的战争、贫穷和饥饿;使在囚的良心犯重获自由;使患病者得到适当的照顾;使旅途上的人一路平安;面对死亡的人得享永生。阿孟。

4月18日

圣周四晚上(主的晚餐) 出谷纪 12:1-8,11-14 圣咏 116[114,115]:12-13,15-16,17-18 格林多前书 11:23-26 若望福音 13:1-15,34-35 逾越节三日庆典在今早开始。为犹太人来说,逾越节是他们逃离埃及人的奴役,获得天主救赎的纪念。因此,正如出谷纪的记载,他们当时是束着腰,脚上穿着鞋,手里拿着棍杖,急速快吃,以准备在吃毕之后,便开始逃亡。为耶稣来说,祂的逾越节却不是为了逃亡,而是准备面对并逾越死亡,为世人带来救恩。席间,祂更做了两件十分重要的事。首先,正如今天读经二所提及,主耶稣在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让门徒领受圣体圣血。这圣事是爱德的圣事、望德的泉源、信德的奥迹,是给予我们圆满生命的盛宴。另外,耶稣也在席间为门徒们洗脚,给他们上了祂受苦难前的最后一课。洗脚是多么谦卑的行动。在今晚礼仪中的濯足礼,神父为教友洗脚已经是多么的让教友们感到不配,更何况是主耶稣亲自为门徒们洗脚!耶稣要我们也彼此洗脚,就是要我们也怀着谦卑的心彼此相爱。的确,只有我们不论做甚么,只存心谦下,彼此该想自己不如人(参见斐2:3),才能真正的去爱。 主,求祢赐我们从这爱的盛宴中,吸取圆满的爱和生命。

4月17日

圣周三 依撒意亚先知书 50:4-9 圣咏 69[68]:8-10,21-22,31,33-34 玛窦福音 26:14-25 依撒意亚给我们描述一位饱受不公平待遇的人。这位受苦的仆人没有为自己辩护。可是,他的沉默不代表软弱,而是选择完全依靠天主,深信一切在天主眼前都非常明了,天主自会怜悯他。七百年后,到了耶稣的时代:今天的福音,开始了对耶稣的负卖。犹达斯选择为了三十块银钱而出卖耶稣。遭以民摈弃的匝加利亚先知的工资也是三十两银(匝11:12-13)。 跟门徒吃最后晚餐的时候,耶稣已经知道自己会被出卖。但祂选择不出走,不退避。耶稣完全自由地接受祂的使命,并信赖天父的明察。当门徒们听到那要出卖祂的人,竟是他们中的一个时,相信都不禁揣度,究竟自己的手是否已沾了血? 今天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出卖过耶稣?耶稣知道我是个罪人……但祂依然爱我。祂依然自由地选择因为我的缘故而受苦,因为祂想拯救我……因为祂渴望永远同我在一起。 耶稣,感谢祢怜悯了我。求祢赐我勇气,在圣周这至圣日子,在祈祷中与祢共渡时光。

4月16日

圣周二 依撒意亚先知书 49:1-6 圣咏 71[70]:1-2,3-4,5-6,15,17 若望福音 13:21-33,36-38 福音描述救主在最后晚餐中「心神烦乱」。本是一席天主子民纪念上主救赎大恩而聚合的盛宴,却夹杂了撒殚 ─ 使人分裂、叛离、负卖至亲至信、自保……的成分,怎能不令人唏嘘、心神烦乱? 圣周把我们带进救主逾越奥迹的最后倒数,本来就已令追随者心情沉重,这几天的选经更将这倒数分拆成小片段,不但让我们与救主同心面对生命中种种的逾越抉择,更要求我们借镜救主的应对模式,更了解是甚么令「人子受到了光荣……」,亦更清晰「主!你往那里去?」而调校身为追随者的方向,毅然务实地宣称「我要为你舍掉我的性命!」 就如驯服待宰的羔羊,祂没有喧哗、埋怨、指责,且更竭尽最后努力,为面临错误抉择的,付出了最后的劝谕 ─ 人子受光荣、天主在人子身上受到光荣,正在于没有祂的爱所不能包容的滔天大罪。天主爱的本质与光芒,在此毫无保留地散发出来。 主,赖祢的提点与同行,我们渴望参与祢的逾越而入永生。

4月15日

圣周一 依撒意亚先知书 42:1-7 圣咏 27[26]:1,2,3,13-14 若望福音 12:1-11 自圣枝主日起,教会的礼仪逐渐进入全年的高峰,读经也集中于耶稣在耶路撒冷的活动。今天福音讲述在耶路撒冷城外,伯大尼晚宴发生的事。 在这个以耶稣为中心的故事中,福音清楚地描述了祂旁边的四类人。跟随耶稣的「圈内人」有两类:聆听、款待、侍候耶稣的人,以及身为耶稣的门徒却打算出卖祂的犹达斯;局外人也有两种:好奇的群众,与决意除掉祂的司祭长。耶稣四周的人,各自心中的思量与关注各有不同。若只从表面看,难以分出善恶,甚至还可能黑白颠倒。幸亏福音的作者给了一些背景资料,我们才能更多领悟到现场气氛的复杂:既有热情、爱惜、不舍,又有冷淡、嫉妒和阴谋。 当时在场的人,大概不知道一周内将要发生的大事;但今天的我们知道:就是耶稣被出卖、侮辱、鞭打,最后被钉死。作为同在耶稣周围的我们,面对耶稣的苦难与死亡,我属于上述哪一类:是怜惜、陪伴、聆听祂的人?是无动于衷,心有旁骛的名义跟随者?抑或是参与迫害祂的人? 主耶稣,帮助我领悟并珍惜祢为我所做的一切。